当前位置: 首页 > 学团工作 > 新闻动态 > 正文

遏制校园欺凌 我们这样倡议

【来源:遏制校园欺凌 我们这样倡议 | 发布日期:2023-03-08 】

近年来,校园欺凌事件逐渐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。校园本是一方净土,是孩子们学习成长的摇篮,怎样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,引起各方关注。各部门也出台了各种措施遏制这种行为。再此,基础部、五年制大专学院向各位家长、各位同仁及各位网友发出倡议!

除了国家、地方出台政策,我们老师和家长,又能够做些什么呢?

校园欺凌发生后,大多数孩子往往选择沉默。他们会感到很羞耻或者害怕被家长责骂,或者担心因为“告状”而受到变本加厉的欺负。

所以,家长和老师一定要多观察孩子的言行和情绪变化,与孩子多沟通交流,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,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。

一、盘点一些孩子异常的表现,老师家长们一定要引起重视!

1.身体表面无故出现瘀伤、抓伤等人为伤痕;

2.书本、文具常常丢失或破损,或者频繁地向家长要钱;

3.如厕习惯变得反常,课间不去,改在课上去,或者非得回宿舍才上厕所;

4.突然变得逃避上课,常常装病请假甚至逃课;

5.在校期间,总是神情沮丧、情绪低落、精神恍惚;学习时变得难以集中注意力,成绩急剧下滑;

6.突然变得焦虑、易怒,感叹活得没意思;

7.经常自责,甚至出现自伤自残行为;

8.频繁地出现失眠、噩梦、尿床等现象。

当孩子出现以上一个或几个异常表现时,虽然不一定是由于受到暴力欺凌所致,但这些都是很重要的信号,一定要引起注意。

二、减少校园欺凌,这些做法可以试一试

校园欺凌绝不是“开过分的玩笑”,它就真实地发生在我们身边。如何防患于未然?一旦遭遇了校园欺凌,怎样把伤害降到最低?在遏制校园欺凌的过程中,老师和家长起着关键性作用。

1.如果你是老师

方法一:教育学生勇敢向校园欺凌宣战

老师一定要告诉学生,在受到欺凌时,要勇敢反抗,要学会说“不”,要向欺凌宣战,绝不向欺凌者妥协,但也要注意保护好自己,减少伤害。

当被欺凌时,要及时报告老师,或者向学校领导和负责安全保卫的人员报告,不给校园欺凌者留有空间。

方法二:教育学生机智灵活并及时向老师和家长报告

老师要教育学生在“不怕不让”的前提下与之积极抗争,机智周旋,并及时向老师、家长报告,绝不给校园欺凌者留有余地。

教师要告诉学生,第一次受到欺凌后的表现是十分重要的,不要让欺凌者认为你软弱可欺!

方法三:教育学生分清是非,慎重交朋友

教师要教给学生交友的方法,鼓励学生正确交友,交好朋友,并及时掌握学生与同学交往的情况。

平时,老师可以利用课堂、班会等对学生进行教育,鼓励学生交品德好行为正直的朋友,多交“益友”,不交“损友”。

方法四:关注校园欺凌高发时段和区域,早发现、早控制!

哪些时间段、那些区域最容易发生校园欺凌呢?对于这些“警示区”,老师平时一定要多注意,多监督,才能防患于未然!

(1)校园欺凌高发时段:

①课间休息时间;

②中午时间;

③没有老师看管的活动课时间;

④放学后;

⑤回宿舍途中。

(2)校园欺凌高发区域:

①学校厕所;

②学生宿舍;

③操场;

④楼道;

⑤教室;

⑥校门口及周边。

2.如果你是家长

校园安全问题一直是家长的一块心病,家长不能24小时陪在孩子身边,不能成为一把实时的“保护伞”,但当孩子被欺负时,你的态度却无比重要!同时,家长们更应该通过平日的教育让孩子最大限度地远离被欺负的风险,教会他们自尊自爱和自我保护。

策略一:冷静倾听,客观分析

当得知孩子被欺负,大人一定要冷静倾听,客观分析。不能掺杂过多个人感情,不能越界。家长也可以鼓励孩子去跟其他信任的大人和朋友倾诉,例如阿姨,哥哥姐姐或者老师,他们都可以给孩子一些客观的建议。

策略二:不要大事化小,小事化无

有的家长抱着大事化小,小事化无的心态,告诉孩子“你太敏感了”。记住,这不是让孩子独自面对的时候,被欺负后,你的孩子需要身边的人支持自己,关心自己,帮助自己处理这种问题。

策略三:与孩子多交流,多关心

家长要积极与孩子进行沟通和情感交流,并表达对孩子的关心:“听到你的遭遇我真的很难过,爸爸妈妈会在你身边支持你的。”与孩子对话时,尽量营造和睦的氛围,要让孩子知道无论发生什么矛盾,无论谁对谁错,无论有什么责任,都要在第一时间告诉家长。

策略四:不要责怪你的孩子

不要说:“你肯定是做了些什么别人才捉弄你!”通常一个孩子捉弄别人是没有什么理由的,责备你的孩子只会让他闭嘴不谈。

要让孩子知道,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被捉弄的对象。可能只是因为一个错误的地方,或者人与人之间的差异、弱点都可能让你成为攻击对象。

策略五:与孩子想对策而不是帮孩子解决

你可能很生气,想立马帮你的孩子解决问题,但从长远来说,这对孩子并不好。这不仅会让欺凌者觉得你的孩子好欺负,也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软弱无能,因为你的孩子看到你为这件事生气、担心。

家长们应该鼓励孩子参与到解决的过程中来,才能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!

遏制校园欺凌,需要家庭、学校和社会共同为孩子编织保护网。

除了向校园欺凌说“不”,我们还要教孩子寻求帮助、树立自信、锻炼身体,和孩子一起努力扫除校园阴霾,让孩子生活在阳光下!